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圆满在青岛落下帷幕,之所以“圆满”,是因其中蕴含着联络官、志愿者、后勤及安保等通力合作和辛勤汗水,全市上下全力以赴,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实现了“安全、顺畅、节俭、精彩”的办会总体目标。
青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会议筹备工作,将承办好此次会议作为责无旁贷的政治任务和展示城市改革开放成就尤其是教育事业发展成就的良好机遇,举全市之力当好“接待站”和“服务站”。
青岛市高标准做好会议服务,在主会场设立会议代表注册中心,在官方网站开通网络注册,方便参会代表注册报到;在会议主会场安排了高层会见室、高层候见室、4个双边会见室和专门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秘书处、教育部办公区;设立新闻中心,为境内外媒体记者注册参会采访提供便利。高标准做好联络官和志愿者服务,从政府机关、各高校和中学择优选拔95名联络官,一对一为各国教育部长和各代表团提供联络服务;招募374名青年志愿者,全程为会议提供志愿服务。
本次大会围绕信息技术促进未来教育变革,共举办了教育与信息技术领导者论坛和2个分论坛,举行4次全体会议、9次分组会议,为与会代表提供了充分交流研讨的平台,与会代表达成高度共识,在会议闭幕式上发布了题为“信息技术促进2015年后教育”的《青岛宣言》,为在全球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了行动指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如此评价:“信息技术正改变着世界。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是一座里程碑,有力地推动着未来教育的发展。”
会议期间,青岛市还配合教育部精心组织全国教育信息化应用展览和全国推进学校教学信息化校长论坛(约10万人次参观展览,2000名校长参加论坛),邀请与会代表参观展览和中小学校,组织与会代表赴青岛市实验小学、青岛第二实验初中、青岛二中和海尔、海信、青岛出版集团等企业实地考察信息化应用情况。(记者 孙军)